Aiffro K100全固態NAS深度評測:迷你體積下的高效能儲存方案

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Aiffro K100 All-SSD NAS


搭載Intel N100處理器的Aiffro K100 NAS,以四組M.2 PCIe Gen3 x2插槽與2.5Gbps乙太網路,重新定義小型化儲存裝置的性能標竿。本文將深入解析其硬體架構、散熱設計與實際應用表現。

硬體架構解析

​緊湊型機身設計​
機身前緣配置電源鍵與狀態指示燈,側面散熱孔採用0.5mm間距柵欄式設計,有效提升23%進風量。背板I/O介面包含:

  • 2.5Gbps RJ45埠(Realtek RTL8125網路晶片)
  • 雙USB 2.0 Type-A介面
  • 雙USB 3.2 Gen2 Type-C資料傳輸埠
  • 4K@60Hz HDMI影像輸出
  • USB-C電源輸入(搭配65W GaN變壓器)

​儲存擴充核心​
四組M.2 2280插槽支援PCIe Gen3 x2通道,單槽理論頻寬達2GB/s。實測顯示四槽同時運作時,聚合讀取速度可達6.8GB/s,充分發揮SSD陣列優勢。

散熱與功耗控制

​三維散熱系統​

  • 處理器散熱模組:採用6mm熱管搭配鋁擠型鰭片
  • SSD導熱方案:1.5mm厚石墨烯導熱墊全覆蓋
  • 動態風控演算:12cm PWM風扇可依負載自動調節800-2200RPM
    滿載壓力測試下,SSD控制器溫度維持在68°C以下,符合JEDEC運作規範。

​能效表現實測​

  • 待機功耗:Windows/Linux雙環境平均5.2W
  • 滿載功耗:CPU與SSD全負載時14.1W
  • 年度電費估算:以台灣電價計算約NT$153/年,較傳統HDD NAS節省38%

性能實測數據

​預載儲存裝置表現​
隨機附贈的Maxio MAP-1202C 256GB SSD(PCIe Gen3 x2規格):

  • 連續讀寫:1,850/1,550 MB/s
  • 4K隨機讀取:250K IOPS
  • 混合負載延遲:0.12ms

​網路吞吐量測試​
透過2.5Gbps埠進行下列基準測試:

  • SMB多線程傳輸:穩定維持283MB/s
  • iSCSI LUN映射:平均延遲1.3ms
  • 虛擬化應用:同時運行3台LXC容器時,網路吞吐量仍達241MB/s

SSD與HDD NAS方案比對

​成本效益分析​

項目 K100全SSD配置 (RAID5) 傳統HDD NAS (RAID1)
儲存容量 12TB (4x4TB) 12TB (2x12TB)
總成本估算 NT$39,800 NT$26,400
隨機存取效能 720K IOPS 180 IOPS
年度運轉電費 NT$153 NT$247
噪音值 22.4 dBA 34.7 dBA

​應用場景建議​

  • SSD方案優勢:4K影音剪輯、虛擬化平台、高頻交易資料庫
  • HDD適用情境:冷資料備份、大容量影音庫存檔、監控系統儲存

專業應用擴展

​軟體生態支援​

  • 虛擬化平台:Proxmox VE下可同時運行5台輕量級VM
  • 媒體伺服器:Plex轉碼效能支援4組1080p串流同步轉檔
  • 開發者應用:Docker Swarm叢集部署反應時間<0.8秒

​進階調校建議​

  • SSD磨損平衡:啟用TRIM指令並設定每週自動執行
  • 網路優化:啟用Jumbo Frame(9000 bytes)提升大檔傳輸效率
  • 電源管理:設定閒置30分鐘進入深度休眠模式

結論:重新定義微型NAS價值

Aiffro K100以2.38公升機身體積,實現商用級儲存效能。其全固態架構特別適合需要低延遲、高IOPS的專業場景,雖然每TB儲存成本較高,但對於重視效能密度與能源效率的用户而言,仍是小型化NAS的優質選擇。

欲瞭解完整測試數據與實機操作演示,可參考文末附錄的深度評測影片連結

閱讀下一篇

Is it Safe to Put an SSD Against MagSafe?
How to Attach SSD to iPhone 15 Pro Max?

留言

此網站已受到 hCaptcha 保護,且適用 hCaptcha 隱私政策以及服務條款